正確的冰敷法
運動後或遭受運動傷害時進行冰敷,已經是一種廣為大眾接受的觀念,然而,正確的冰敷應該如何進行,卻可能有許多朋友並不熟悉。
近年來,運動醫學界有專家針對冰敷進行深入研究,因而提出更新的、更有效的冰敷方式,推翻了不少冰敷的傳統法則,現在,作者就把這些新觀念整理出來與朋友們分享,期望大家都能透過最進步的冰敷法,達到更高的預防傷害與緩解傷勢的效果。
淺談冰敷的作用
當我們從事運動時,肌肉、結締組織(含韌帶、肌腱等)、血管甚至骨骼,都可能在運動過程中受到損耗。
有些組織的破損,會導致血液、淋巴液等物質,在受損部位大量溢出並凝結,造成「血路不通」。
冰敷的作用,是透過降溫,讓這些受損的部位不要一下子溢出太多的血液、淋巴液等,才不會「將血路堵住」。
簡單的說,冰敷有「消腫止血」的作用。
冰敷的理想時機
了解冰敷的作用之後,我們不難推測,冰敷應該在運動後或傷痛產生時盡快進行,雖然有「24小時內冰敷都有效果」的說法,但愈早進行冰敷顯然愈好。
以投手投球的例子來說,投球以後肩部微血管大量破裂,如果馬上冰敷,可以立刻抑制血液從破損的微血管溢出,若等到投球後一小時候才冰敷,則讓血液有一小時的時間從破損的血管中流出來,冰敷的成效就會打折扣。
最理想的冰敷方式
冰敷的時候,最好每次能進行20至30分鐘,進行的時間若不夠,無法發揮效果,冰過頭則可能傷害皮膚,所以最好能以每次20-30分鐘為宜。
至於到底該冰20還是30分鐘?應該以個人的感受為主,有的人冰20分鐘就會痛得吱吱叫,就不適合冰太久,有的人冰的時候好像沒什麼感覺,就可以冰久一點。
當需要冰敷的時候,在24小時內,應該要盡量2-3小時一次、盡可能冰愈多次愈好,否則冰敷結束後,體溫一恢復,冰敷的效果就會打折扣,能夠冰愈多次是愈好的。
冰敷的「有效期限」
那麼,冰敷應該進行多久呢?依照最新的研究指出,48小時內都是冰敷的最佳時機,如果症狀嚴重,甚至於必須連續72小時冰敷。
這樣的說法顯然與傳統的「24小時內冰敷,之後採取熱敷」有所區別。
到底哪一種方法有效呢?以作者以及其他運動界朋友(包括幾位職業棒球員)的親身經驗來說,新的方式比傳統的冰敷方式更為有效。
为什麽要冰敷呢?让我们来看看冰(冷)的生理作用,依据赖金鑫医师(民82.05)指出,冰的生理作用有:1.强化胶原纤维,2.使局部血管收缩,3.放 松肌肉,4.局部麻醉、止痛,5.消炎、降低局部的新陈代谢速率,抵消发炎所引起的红、肿、热、痛,并改变组织的反应过程。所使用的方法系将冰块、冰水袋 或含有特殊化学物品的冰敷袋直接覆盖在皮肤表面,每次约冰敷15至20分钟,等20至30分钟后再冰敷一次,必要时每隔2至4小时再冰敷一次,则可将肿痛 瘀血减至最低的程度。刚开始冰敷时会感觉局部冰冷,最后局部皮肤的知觉会暂时消失,等局部的疼痛消失时,就可以停止冷疗。
运动时若发生急性的撞伤、关节韧带扭伤或肌肉肌腱的拉伤,应该立刻停止运动,同时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冰敷,使用弹性绷带施行压迫性的包扎,并设法抬 高患部。休息(Rest)、冰敷(Ice)、压迫(Compression)、抬高(Elevation)是处理急性运动伤害的四大原则,也就是一般所说 的RICE原则。停止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由於继续活动所引起的疼痛、出血或肿胀现象,并预防伤势恶化;压迫和抬高患部的目的也是为了止血和消肿;而冰敷 除了上述预防伤势恶化、止血、止肿的作用外,还有止痛和放松肌肉的效果。
冰敷疗法,早在唐代的《本草拾遗》中就有记载:冰味甘、大寒,无毒。主去烦热。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即收录了“伤寒阳毒,热甚昏迷者,以冰一块置于膻中(两乳之间)”的外治方法,同时,还载有用冰敷乳房治乳痈初起;用冰敷膻中,解白酒中毒之法。现代冰敷法不仅常用于高热昏迷患者的急救,而且还可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。
冰敷降温在高热病情紧急的情况下,选择冰或冰水进行物理降温,是护理高热病人的重要措施。通常情况下是用夹层冰帽和冰袋置头部、腋下和腹股沟等处,利用传导散热。冰敷之初血管会收缩,继而血管扩张,达到降温作用。利用冰帽对头部进行选择性降温,可以尽快使脑组织达到较低温度,又能避免因全身降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,故头部降温较全身降温对脑缺氧的治疗更为有利。既适用于高热患者及夏季中暑者,对脑外伤、脑缺氧患者,又可减少脑细胞需氧量,有利于恢复。
利用冰袋(冰帽、冰囊)降温时,可将冰敲成无棱角的小块,装于冰袋内,约1/2满,排气后将冰袋口夹好,擦干,检查无漏水后,置于所敷部位。冰块融化后可重换,高热患者放置前额、头枕部或体表大血管处(如颈部、腋下、腹股沟等处)。在冬季可取自然冰块,无冰时节可自制。冰袋制作只需将橡胶手套灌入适量水,扎紧放在冰箱里冷却即成。治疗患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热患者,以肛温控制在38.5℃以下为宜。经验证明,冰敷往往是抢救高热病人的好方法。
冰敷止痛 受伤后伤口疼痛,冷敷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,如牙痛就可用冰袋敷患处止痛。再如,如不小心指尖扎进了小刺需用针头剔除,可先用冰袋将手指冰麻,再挑刺就不觉得疼痛了。
冰敷止血 伤口不大就用冰袋敷于表面,血管收缩,出血便会止住了。如是关节或皮下碰伤出现青紫,可先用冰袋止血,然后再用热敷,促进瘀血吸收。冰敷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,减轻充血、出血,适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、鼻出血患者及早期局部软组织损伤。
清热止痒 虫咬或皮肤热疮、脚癣等皮肤病患者,往往瘙痒难忍,用手指抓容易感染,用冰袋冷敷,可迅速达到止痒的效果。
治疗烫伤 小面积烫伤后,立即用冰袋放置患处,不仅能止痛,还会防止出现水疱和红肿。
抑菌消炎 皮肤受伤后伤口感染不能立即得到治疗,可以不定时将冰袋放置患处,通过制造低温环境抑制细菌的生长或繁殖,减少局部血流,防止炎症和化脓扩散,达到抗感染的作用。但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性病灶时,不宜冰敷或冷敷,以妨碍病灶的消散与吸收。
使用冰敷时要注意:一是不要让冰袋直接放于皮肤上的时间过长,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应该更换一下位置,降温时最好将冰袋用毛巾包裹一层,避免患者受到过分的冰凉刺激。二是有大片组织受损、感染性休克、皮肤青紫时,更不宜用冰敷,以防加重微循环障碍,引起组织坏死。三是枕后、耳廓、阴囊等处忌作冷敷,以防冻伤;心前区冷敷谨防反射性心率减慢、心房纤颤及传导阻滞;腹部不宜冷敷,以防引起肠痉挛或腹泻;足底冷敷要防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,引起心绞痛,因此冠心病及高热患者应避免足底用冷疗法。《中国中医药报》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